《电影艺术》
最近,学校的电影节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电影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款款地向我们走来——她走进通灵厚重的语文课堂,展现她那曼妙的舞姿;她走进歌声嘹亮的音乐课堂,展现她那清脆动人的嗓音;她走进智慧创新的科学课堂,展现她那芊芊玉手;她走进活泼生动的品社课堂,展现她那美丽品格;她走进洋溢着时代气息的信息技术课堂,展现她那时尚的霓裳舞衣——她是否能走进作文课堂呢?我进行了深思,并开始实践。 一、细观环境,巧铺垫 影视作品必然要涉及环境,每一个个体都和一定的环境紧密相连,环境担负起烘托影视作品主题的重要作用。如果电影拍摄得很粗糙,选景不精妙,就会让观众觉得作品没有厚度和力度。再观作文,其实也一样,典型环境的描写可以衬托出鲜活的人物性格,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我将影片《最后的姿势》引入作文教学当中。影片开头,画面“天空阴沉沉的!”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悲情的基调,预示着将发生可怕又令人震撼的一幕。学生通过视觉的熏陶在作文中也学会了环境渲染,为人物的出场巧铺垫,从而写出了人物的独特之处。 二、凝视神态,巧捕捉 电影作品中,人物典型神态的展现是否具有标志性,是导演经过严密思考、严格选择的。聚焦人物的一颦一笑,能起到灵动的艺术效果。在写作中,如果对人物传神的神态进行描写,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就会跃然纸上。 一次有关家庭温情的习作指导课中,我让学生观看了影片《妈妈再爱我一次》,让学生特别注意妈妈和孩子的表情、动作,看看母子是怎么表达浓浓亲情的。学生有所收获以后,再让他们把主角定下来,布置他们回家仔细观察、捕捉镜头,将自己捕捉到的画面写成片段,然后回到课堂上再组合、再刻画、再深入、再渲染、再育情,最终写成作文。学生的兴致浓厚,一个个鲜活的形象跳入眼帘。有的学生捕捉的是辛勤种地的奶奶;有的关心的是送茶的母亲;有的心疼的是干苦力的父亲——形形色色、精彩纷呈。聚焦人物的神态,那真是活灵活现,那位辛勤种地的奶奶,拱着羸弱的身躯,那双粗糙的手,做起农活时微微发抖,不禁让人心中一颤;送来热茶的母亲,“微微一笑很倾城”,还有那期盼的眼神,是如此的温柔,给我们学习的力量;父亲瘦削的脸庞,黝黑的皮肤,丝丝的银发,专注的眼神,将工作的艰辛表现得淋漓尽致——我真惊讶!这些初出茅庐的小学生,经过电影艺术的熏陶、启发,竟然在作文本中勾画出这样丰富多彩的文字,感动着每一位读者。 三、注意角度,巧选择 电影艺术的另一个关键点是影片的艺术构思。导演拍摄电影时,都要构思:主题是什么?要怎样表达对生活的何种感受、态度?怎样通过某个绝佳的角度,更好地展现人物形象,表现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使其产生一定的艺术效果?拍摄角度不同,主题侧重点及表现手法就有所不同。 拍摄构思中,角度的选择与作文中观察角度的变化有异曲同工之妙。怎样通过观察点的不同营造不同的效果呢?可以调整方向、高度、距离。我们应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观察角度、观察顺序。 我精心准备了一堂写景习作指导课,旨在训练学生的观察力,让他们掌握观察的方法。首先,自由确定观察对象,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观察的角度,敏锐洞察景物的特点。学生有的选择了同一景物进行观察,但他们的观察角度不同,写出来的效果也不同。同样是写人多:有些学生走近人群观察,给我们展现的是一个又一个风格迥异的特写镜头;有些学生登高楼俯视,他们笔下的人物像一群忙碌的蚂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四、感悟情感,巧内化 影视文化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直面的美好形象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品德修养的训练,培养真善美的思想品质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在其教学要求中,有关“审美能力”的培养也要求“加深审美意识,提高审美层次,逐渐养成欣赏高品位影视艺术的习惯”。以感恩励志影片《背起爸爸上学》为例,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孩子用瘦弱的身体撑起了一个家,他对父亲执着的爱、自我勤奋的学习、在艰难生活中的挣扎……一幕幕叩击着观众的心灵,让我们看到了仁爱、坚强、担当、阳光。在一次以感恩、励志为主题的作文指导课上,我将此片最精彩的片段放映给学生看,从学生眼里闪亮的泪光看来,他们心里有很大的感染、触动,甚至是那些平时眼里总充盈着“冷漠”的学生,此刻,眼神也柔和了很多。随即,作文本里那工工整整的字迹中流淌出来的真情,一幕幕、一次次、一点点吞噬着我们“脆弱”的心灵。学生用各种爱诠释着自己人生的意义,并让它们在作文本里留下了痕迹。 五、欣赏细节,巧联系 影视作品如果离生活近一点,就能与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组织欣赏电影时,教师可以将影片中的故事情节跟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虚实相连,学生切身体会,感同身受,就能领悟情感内涵,从而写出有血有肉的作文来。如《爱之链》中,乔伊冒雪为孤立无援的老妇人修车,不怕脏、不惧难、不畏寒、不求回报,老妇人感动得热泪盈眶,最后把这种爱传递给了一位怀孕八个月还在打理餐馆的孕妇;《负荆请罪》中,廉颇傲慢无礼的占道以及后来赤裸上身背荆条请罪,让观众看到了他的知错就改,诚恳道歉。习作指导时,在欣赏这些片段中,教师可启发学生产生联想:在你孤立无援绝望时,你是什么感受?如果有人帮助了你,你会给他报酬吗?如果你碰到了“老妇人”,你会伸出援助之手吗?你会收钱吗?觉得报酬应该收吗?你犯了错误也会诚恳道歉吗?这样,通过联系实际,走进电影情节,理解人物特点,学生受到了情感熏陶,触摸到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好作文常常就从真情实感而来。 六、突出主题,巧类比 每部电影都有自己深刻的主题。那么,电影是运用什么手段挖掘主题、突出主题、展现主题的呢? 1.通过巧妙布局、制造悬念突出主题。 2.通过相关景物的放大或缩小、人物动作的快镜头或慢镜头突出主体、强化主题。 3.利用虚实的变化突出主题。 对于写作来说,主题的突出至关重要,我们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写作艺术手法来突出主题。以上这三点电影技巧分别是:剪裁方法、拍摄技巧。我们将拍摄技巧与写作技巧相类比,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并灵活运用各种写作艺术技巧,如设置悬念、首尾呼应、欲扬先抑、放大镜头等。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为写作手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慢慢渗透,让学生一节一节地攀爬,掌握技巧。 七、锻炼能力,巧融合 影片中的故事情节点燃了学生动手实践的热情,锻炼了他们的操作能力。比如,我们学校成立微电影社团,学生将电影中的故事片段进行修改,拍成自己喜欢的微电影,并用墨香记录下拍摄微电影的感受、心得。学生在锻炼中磨砺,在写作中成长。 我们将电影艺术融入作文教学当中,用“拍摄电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欣赏电影艺术的情怀去享受生活、描绘生活、记录精彩,墨汁的芬芳将更加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