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艺术》
许 苏,男,江西九江人,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广播电视学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文学博士,主要从事影视美学、媒介传播研究;
张 婷,女,上海杨浦人,上海电机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讲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艺术学博士,主要从事数字媒体艺术、包容性设计研究。
新科技的迅猛发展催生了人类生命体验不断变革和更新,美国麻省理工大学蒲尔教授曾精准地指出媒介多功能一体化的时代趋势,各种媒介不断地发生互动融合,彼此边界日益变得模糊,形成跨领域的叙事经验和内容生产,而电影与电子游戏之间的彼此互动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电影与电子游戏有着天然的近亲特征和同构关系,构成跨媒介、跨领域的互渗互动,演绎为互为文本性、互相指涉的动态结构关系,使得二者在题材选择、叙事方式、视听语言、场景设置、服饰设计等方面产生互相融合,让电影创作在艺术面貌、内在精神、表现形态上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元。许多深受欢迎的电子游戏也被翻拍成电影作品,如《古墓丽影》《生化危机》《魔兽》等等,与此同时,很多电影创作也借助电子游戏的方式开展,如《罗拉快跑》《饥饿游戏》《黑客帝国》《盗梦空间》等等,在银幕叙事中赋予观众各种刺激逼真的游戏体验。无论电影与电子游戏的互动是作为题材相互改编,还是注重塑造游戏体验,电影艺术与电子游戏之间的跨媒介互动互渗已经演变成为当下一种重要的美学态势和艺术话题,非常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讨论。
一、电子游戏的电影化:叙事性和沉浸性
电子游戏是科技与娱乐结合的产物,与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电子游戏融合了数字化技术的成果,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电子游戏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向其他门类艺术吸收学习借鉴,电影艺术也因为在本体属性和娱乐精神上最为接近而首当其冲。“电影游戏”应运而生,“电子游戏大量使用电影符号和叙事手法,是通过让参与者扮演角色进行互动达到沉浸式体验的游戏”[1]。1983年,世嘉公司推出的《太空地带》就是最早的电影游戏之一。此后,国内外陆续推出诸如《底特律:成为人类》《隐形守护者》《古董局中局:佛头起源》等电影游戏,电影游戏成为媒介融合时代下电影与游戏的有机结合体,电子游戏不仅具有复杂叙事,而且拥有逼真美感的画面空间,以及背景音乐,从而获得一种充满魅力的电影质感。电子游戏的电影化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叙事性和沉浸性是两大基本特征。
(一)电子游戏的叙事性
早在1972年,雅达利公司推出的《乒乓球》游戏问世,标志电子游戏的诞生。此时的电子游戏是在家用游戏机平台上实现最基本的人机交互,没有故事情节,或者故事情节比较薄弱,以游戏背景或者关卡设计的方式呈现。在电子游戏发展的早期阶段,电影被改编成电子游戏,或者电子游戏在造型风格上吸取了电影的元素。科乐美公司于1987年推出的《魂斗罗》游戏,故事背景借鉴了著名科幻电影《异形》系列,其中游戏人物造型中也可窥见动作电影《突击队员》和《第一滴血》的设计元素。此时电子游戏的故事可以完全与游戏分离,不影响电子游戏的进行和可玩性,玩家用户更为关注人机互动中的趣味性和闯关时的成就感,而对游戏本身的故事情节有所忽略。任天堂公司于1981年推出的《超级马里奥》游戏,人们对游戏人物形象,乃至游戏音乐都会津津乐道,但往往会忽视掉马里奥拯救碧琪公主的故事背景。
角色扮演类电子游戏(RPG)是电子游戏在叙事性方面的重大进展,此前的电子游戏类型多强调对战性,而RPG游戏则以故事发展为主线,让叙事推动游戏情节发展,增进游戏的娱乐性和可玩性。1986年艾尼克斯公司推出的经典RPG游戏《勇者斗恶龙》,游戏主角通过不断与各种角色对话获得推动游戏进程的关键信息,并通过不断战斗提升战斗力,攻克关卡救出公主。尽管叙事增进了电子游戏的趣味性和可玩性,但尚未构成游戏最核心特征,玩家用户可以点击跳过故事情节,直接进入对战部分。
新技术让电子游戏借鉴电影的叙事性走得更远,如碎片化的叙事手法,呈现片段性、凌乱性、分裂性等特点。2017年Giant Sparrow工作室推出的第一人称冒险游戏《艾迪·芬奇的记忆》,玩家用户扮演女主角艾迪·芬奇,在母亲死后进入芬奇家族的老宅,通过仔细查找和探索,获得家族成员留下的各种零星的线索,逐渐寻找失去的记忆。时至今日,很多电影游戏以电影化的叙事设计为基本框架,百恩互娱和腾讯游戏极光计划发行的《记忆重构》,作为一款解谜类真人游戏,设计者采取了限制性叙事视角,多线性的叙事结构,闯关式的叙事模式,悬念式的故事结局,大大提升了电子游戏的娱乐性和观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