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艺术

综合新闻

杨巍:成为好电影的护航者

来源:电影艺术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1-06

杨巍是谁?

2016年春节档,随周星驰电影《美人鱼》热映,这个略带八卦气质的疑问一度是电影圈热门话题。《美人鱼》票房一路冲高,最终刷新国内市场的单片纪录,伴之而来的是“禾和影业(原名:和和影业)为《美人鱼》保底18亿”的传闻。媒体内容很快聚焦这起同样是影史纪录的最高额票房保底事件,年轻的杨巍与她的禾和影业之“影响力”被舆论变相放大,各样猜测都有。

与电影没有家世渊源也没有梦想发愿,金融圈背景的杨巍像是“不知哪儿来的忽悠土豪”。工作间隙我们闲聊,杨巍说现在外界依然对她还有这类的评论,虽然当笑话讲,但见她流露须臾的释然。杨巍在2016和2018年两个夏天各举办一次小而美的发布会,给出禾和影业长长的片单,上面既有周星驰、姜文、王家卫、曹保平、徐克、许鞍华等大腕儿的身影,也有众多新锐的年轻导演作品,就新人、新公司而言,数量与质量皆惊人。

这在某种意义上是杨巍对非议的回应,回应不针对外界,是她对自己信念的验证和留存。杨巍进入电影行业时对它充满远识,但并不预见行业洪流会让自己一击冲顶又很快跌坠危机,逼迫她带着“禾和”超常地加速蜕变,每一次生剥活吞都是淬炼。

“电影行业不是我选择的,是我遇到的。”

杨巍着迷于电影魅力与青年梦想叠加出恢灿若星河般的精神力量,但即便每一场活动结束都“被自己感动得热泪盈眶”,开始她也没想过做这行生意,因为理智深知自己对电影行业认知浅薄,尚需积累。

尽管杨巍反复强调自己是极度理性体质,但不能否认她与电影的关系存在某种浪漫情分,比如结缘始于她十年前遇到“FIRST”,2011年感性地加盟,2020年理性地退出,这个含义丰富的青年电影展极大地助益她开始日后的征途。

“当时电影行业对我来讲非常陌生。”随着中国电影的快速发展,对影像创造的热爱与追求成为十几年前年轻人的潮流,各类“影像节”即独立影展活动应运而生,给予年轻人施展才华的平台。它们披戴梦想与情怀之光环启程,但囿于资金、监管等重重压力,大部分风云际会一场便散了。

这个“原本是中国传媒大学校内的大学生影像展”已坚持四届,杨巍认为:“它在困难时期依然有旺盛的生命力状态,很难得。”电影节电影业怎么回事她不了解,但年轻人对机遇的永恒渴求令她感同身受,她直觉这是机会。于是入伙。她大胆将青年电影节的想法向工作单位“五矿信托”属地青海省委领导汇报,领导表态“年轻人的事业我都支持”。搭档们也胆大,毫不犹豫把影像节从北京搬到陌生的西北,2011年更名“FIRST”青年电影展永久落户西宁。没想到这么顺利,杨巍总结:“非常巧合地、一不小心地把电影节带到青海。”

许是大西北的深稳广袤契合天马行空的光影世界,“FIRST”发展熠熠生辉。每年在影展忙活同时大量吸收艺术影片带来的审美冲击与情感洗礼。杨巍着迷于电影魅力与青年梦想叠加出恢灿若星河般的精神力量,但即便每一场活动结束都“被自己感动得热泪盈眶”,开始她也没想过做这行生意,因为理智深知自己对电影行业认知浅薄,尚需积累。

杨巍性格融合了许多反差,最突出乃极致追求现实逻辑与疯狂热爱精神生活在她身上和谐统一。对现实理悟可能来源于父母教育,印象中她五六岁就参与家庭管理,家里每次“重大决策”,例如添置个家具电器什么的,父母都征询女儿意见。“他们倒不是真让我拿主意,后来我意识到,这个方式锻炼了我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杨巍大概是自我意识很早觉醒,她坚信努力与执着是人生最不可或缺的天赋。

“我的叛逆都是在事上。”她对每一件需要执着的事都持较劲态度。小时候杨巍和伙伴们都迷《红楼梦》,唯独她看完小说去找红学论著啃,两边对照把红楼小说又翻看几遍,花了好大力气。5岁左右选定爱好是画画,父母都热爱音乐,“我父亲拉二胡、小提琴,母亲擅长钢琴和拨弦类乐器”,但杨巍选择国画,画人物工笔。2018年发布会上,极度视听化的“禾和物料”炸翻现场征服媒体,杨巍更嗨,她一帧帧亲自参与创作——美术领域的多年功底在此派上用场,也许加班熬的夜又会成为见证未来光彩的每个努力小跬步吧。

上一篇:【编导】艺术生必看的电影清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