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艺术》
2021年春节档,贾玲导演处女作《你好,李焕英》创造了新的票房奇迹,30亿、40亿……只用22天就突破50亿票房,直追影史记录,将无数大导名导的票房总成绩都甩在身后。
而此时很多人惊奇发现,年末贺岁档期,已经没有了一位陪伴观众多年的老导演的身影。他就是曾经陪伴观众多年的冯小刚与他的“冯氏贺岁片”系列。
不论是否喜欢冯小刚,都绝不可否认一个客观事实,就是从1998年年开启冯氏“贺岁影片”系列,冯小刚对中国商业电影发展,确实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冯小刚内地票房统计:
1998年:《甲方乙方》年度亚军;
1999年:《不见不散》年度冠军;
2000年:《没完没了》年度亚军;
2000年:《一声叹息》年度第三;
2001年:《大腕》年度冠军;
2003年:《手机》年度冠军;
2004年:《天下无贼》年度第三;
2006年:《夜宴》年度亚军;
2007年:《集结号》年度冠军;
2008年:《非诚勿扰》年度冠军;
2010年:《唐山大地震》年度冠军;
2010年:《非诚勿扰2》年度第三;
2012年:《一九四二》年度第四;
2013年:《私人订制》年度第三;
2016年:《我不是潘金莲》未入年度前十;
2017年:《芳华》年度第六;
一共是
6次年度冠军,3次亚军,4次第三,合计15次票房前十名,内地总票房合计约50亿。
所以,他所在的公司一直将他视为中流砥柱,
也是多年垄断国内电影圈、无惧各类新兴势力挑战的最大底气
:随便明星怎么被挖角,或者自己出走单飞,只要有冯小刚在,就能源源不断拍出新的爆款商业片,将新人捧红成明星。
比如葛优葛大爷,虽然是主演张艺谋导演的《活着》,成为华人首位戛纳影帝,但确实是在和冯小刚超过十部爆款影片的珠联璧合,才确定了内地演艺圈谁与争锋的“一爷”的位置。
而在国内奖项竞争中,冯小刚取得了
5次华表奖,2次金鸡奖,8次百花奖,3次金马奖
,合计18座奖杯。同样仅次于“国师”张艺谋导演。
当然,冯小刚导演一直耿耿于怀的,就是他的创作辉煌期,恰恰是一群文艺青年与影评人在主导电影风评的时代。作为商业片大导,与这种“重艺术轻票房”的风气,天然地水火难容。
而且,
冯小刚在内地知名导演的一项尴尬记录,是从来没有入围过欧洲三大电影节主竞赛,
即使他近十年来改弦更张,拍摄偏文艺向的剧情片,也同样未能如愿,只能退而求其次,去非欧洲三大的其他A类电影节,获得开罗和圣赛电影节的两次金奖,一次编剧奖。
因为国际A类电影节的片单彼此互斥,所以非欧洲三大的A类,都是被三大电影节主竞赛淘汰下来的电影之间进行的竞争。非欧洲三大的A类电影节获奖,甚至比不上入围欧洲三大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也是业内公认常识。
因此,《一声叹息》当年在开罗电影节拿了一堆奖,却被原著作者王朔公开嘲讽:“非洲乡镇企业奖”。至于西班牙圣赛电影节,固然国际名望更高一筹,却也只是《我不是潘金莲》落选欧洲三大后,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所以,单论电影的艺术成就,冯小刚甚至在内地导演里,也要排到十名开外,除了肯定比不上张艺谋、陈凯歌、贾樟柯、姜文这几位国际电影节的宠儿,而且,还有获得过三大电影节最高奖的谢飞、王全安、刁亦男;银奖的吴子牛、王小帅、顾长卫、张元等多人。
在一个电影导演的“历史地位”,很大程度上是由国际电影节,由文艺青年与影评人的纸笔,以及他们推崇的各种国外电影榜单来决定的时代,
冯小刚这个国内商业片的霸主,确实也在相当程度上受其影响,所以,他会抛弃了自己成名的小成本京味贺岁片,去拍《天下无贼》拍《夜宴》,在当时都是投资不小的大片了,
一直到《集结号》《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才算真正登上“大雅之堂”,凭借这些兼顾艺术和商业的严肃题材剧情片,赚得名利双收,连同其所属公司一起,一度占据内地电影中心地位,
这些影片不止是票房,口碑影响力也甚至超过了张艺谋导演的同期影片,这时的冯导,确实如日中天,大有“后来居上”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