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艺术》
电影首先是工业,其次才是一门艺术。所以,电影的商品属性是毋庸置疑的。
在1888年的时候,法国人路易斯·普林斯就干了这件事,他用摄像机和纸质胶片拍了两段只有一两秒的动态视频,还把摄影和投影结合起来便于展示。后来爱迪生进入了电影领域,并迅速申请了16项专利,一部电影从制作、发行到放映都要经过爱迪生的电影专利公司。
为什么爱迪生要花这么大的力气研究电影专利呢?
原来从1905年开始,电影院就在美国遍地开花。一张电影票不贵,只要五美分,因此看电影成了一项流行的娱乐活动。五年之后,美国每年能生产400多部电影,每个星期就有3600万人次冲进电影院。想想看,一星期就有180万美元。这在当时是什么概念呢?要知道,当时的福特卖得最好的一款T型车一辆才260美元,福特要卖6900多辆车才能赶得上电影产业一周的收入。可见从一开始,电影就是一门受众广、流水大的好生意。爱迪生的确很有生意头脑。
他一申请专利,所有拍电影、放电影的人都得按照《专利法》的要求给他一笔专利费,于是他就变成了躺着收钱的主。
不过专利费实在有点高,而且爱迪生把电影技术申请成为专利这件事也让很多人不高兴,这样一来,有一些手头紧又想做电影的人,为了躲避专利费,就跑到美国西南部一个和墨西哥很近的小镇去拍电影。这个荒芜的小镇就叫好莱坞。
那时好莱坞出名的只有一个硕大的柑橘庄园和充足的阳光。对于习惯从无到有创造一切的电影人来说,好莱坞的荒芜根本不是问题,取景、造景反倒更便宜。于是好莱坞生产了第一部电影《她的印第安英雄》。这部电影上映之后,美国的电影人蜂拥而至。
从1912年起,好莱坞迎来了一大堆电影公司,拍出了很多经典电影,比如《蜘蛛侠》《蝙蝠侠》《侏罗纪世界》《教父》。虽然它们被统称为好莱坞电影,但背后是米高梅、派拉蒙、21世纪福克斯等大公司在操作。这些大大小小的公司彼此竞争,贡献出我们所能看到的电影生意最全面的运作机制。
做出一部电影需要什么呢?资本、制作、发行、院线、电视与新媒体的再传播,以及电影文创周边的产品开发,等等。这些东西隐藏在一部总共两小时左右的电影里,大家只能在片尾几分钟的字幕里看出端倪。
举个大家都熟悉的例子。2018年有一部现象级的电影《我不是药神》,观众的评价都很好。除了对导演文牧野、演员徐峥和王传君的称赞之外,很少有人注意到片尾长达3分钟的职员表,其中涉及30多家公司,不仅有中国的公司,还有印度的公司。
相比较而言,在喜欢用特效大场面的好莱坞,电影的投资往往更加惊人。比如1997年拍摄的《泰坦尼克号》就花了两亿美元。这样动辄几千万美元、上亿美元的投资,没有一家公司愿意单独承担,所以就出现“投资一部电影和组建一家新公司一样”,大家各自出钱,按照投资比例来分票房收入。如果还要控制风险,那就有做完片担保的公司出来对电影的成本进行控制。
电影是很难做出准确的市场调研的一门生意。好莱坞拥有最著名、最成功的电影产业链,甚至总结出了十多种叙事结构,精确地设置了每个冲突的爆发点、爆发时间。即便如此,好莱坞也不乏票房失败的动作片,比如说《亚瑟王》拍摄就花了1.7亿美金,最终在北美只获得了3900万美元的票房,投资回报比不足22%。
除了对投资环节的复杂考量,电影产业的制作也大有讲究。现在的技术越来越发达,电影画面上能做的功夫也越来越多了。在卡梅隆用全球票房史上的冠军电影《阿凡达》打开了特效电影的财富之门之后,全世界涌现出了形形色色的技术很强的制作公司,各个国家也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尤其是美国的邻居加拿大,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发布了很多利好的政策,以便吸引好莱坞电影产业转移到加拿大去。
对于一部电影来说,决定它票房最重要的因素,不是有什么明星参演,也不是导演是谁、剧本好不好,而是它的排片量到底怎么样。因为电影是需要场所放映的,如果电影院不给这个机会,电影再好也没有办法放上大银幕,从而获得更多的口碑和金钱收入。
2016年有一部电影《百鸟朝凤》,电影好不好另说,它的制片人为了让电影院多排几场片,不惜直播下跪。所以,发行和排片对于一部电影背后的投资人、制片方来说可能是最大的挑战。同一时期的电影很多,怎么去竞争这个有限的时间和资源,就是电影这门生意很值得研究的内容。这也是为什么好莱坞是制片人中心制,而不是导演中心制,因为大部分电影是以营利为导向的商业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