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艺术》
开门见山地说一句,我本来对《狙击手》的期望最高,从《影》到《一秒钟》再到《悬崖之上》,张艺谋的导演能力已经达到了格外高的层级,有多高呢?大概十几层楼那么高吧。
但是《狙击手》却让我感到失望,它不值得7.7那么高的评分。
张艺谋和陈凯歌相比,他的优势在于对故事的深刻表达,而非浪漫主义的煽情。可是在《狙击手》中,张艺谋一改近几部电影作品所重视的故事性,偏重于对浪漫主义和情绪性的表达。张导扬短避长的操作让人摸不着头脑,也让本片看起来非常的别扭。
《悬崖之上》应该是近些年久违了的间谍片,间谍题材的电视剧已经被拍烂了,很难再拍出新意。可是张艺谋就有这样的能力,能够把一个烂大街的题材拍出新意、拍出质感。其中每个演员的表演都堪称教科书式的,每一次追逐打斗都能够牵动观众的心,并不是所有的追逐戏都需要飙车。
凌厉的剪辑手法和肃杀的影片氛围已经让观众压抑得喘不过气了。
前半段的《狙击手》延续了这种压抑的氛围,五班出任务的时候遭到了敌人的埋伏,战斗还没开始,已经牺牲近一半。而他们甚至都还不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什么敌人,胖墩的一次冒险尝试,再次证明了班长刘文武的判断:对面是一群高手。
通过两个回合的战斗减员,五班终于摸到了敌人的底细,而此时故事才刚刚开始。
这正是张艺谋的拿手好戏,通过寥寥数个镜头,就能够讲明白事情的背景。就像中国的水墨画一样简约优雅,却也回味悠长。《悬崖之上》开篇的雪地激斗段落,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用影像去讲故事,而不是让角色说故事,这是电影艺术和文学艺术的根本区别。
目前尚不清楚是因为电影制作周期的限制,还是因为张导必须要接下另一个更加重要的任务,才导致本片看起来是如此的粗糙。我所期待的战争群像戏,也是失败的,远远不如《长津湖》中对各个配角的刻画。除了章宇饰演的班长刘文武,和抱着铁板舍生取义的胖墩之外,其余基本没有能让我记忆深刻的角色。
尤其失败的是对影片主角的塑造,大永作为贯穿始终的灵魂人物,其实是本片的绝对主演,这也是为什么在演员表上,陈永胜的名字排在章宇之前。可是对陈永胜这个人物的塑造无疑是失败的,故意把他塑造成爱哭的人,对于角色的形象的塑造并没有多大的辅助作用。
影片中还有一些导演想当然的桥段,比如美军小队非要生擒刘文武这个设定,就非常经不起推敲。作为战场摸爬滚打过来的老兵油子,怎么可能丧失掉对自身安全的保护意识?怎么可能会猜不到刘文武要搞自杀式袭击?怎么可能在战况未明的情况下撤走炮火支援部队?
最让我感到可惜的是本片在情绪性表达上的失败,美军长官表达情绪全靠吼,看起来极其尴尬。而对美军狙击小队的描写,太过套路化,从开始时的狂妄自大到胆后来的分崩离析,对角色的动机处理上没有一点点新意,美军狙击手甚至一气之下举枪瞄准长官,这样的细节毫无说服力,在真正的战场上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还有一个最大的漏洞,当负伤的大永一瘸一拐地回到营地,跟连长报告战况的时候,张译饰演的连长却说:“我已经把他们的遗体安顿好了。”请问这个时间差是从哪里来的?影片前半部的紧凑节奏着实引人入胜,中段的狙击对决也让人拍手称快,可是从后半段开始,影片失了节奏,也失了水准。
豆瓣评分7.7实在是捧杀张艺谋了,我们不需要给张艺谋加同情分,他的能力我丝毫不会怀疑,可是一部作品的好坏还是取决于作品本身。
我想,这肯定也不是张艺谋心目中理想的《狙击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