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艺术

期刊导读

论游戏改编剧本的人物塑造

来源:电影艺术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2-22

游戏的主要受众群体为广大的青少年,近年来游戏对人们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游戏因其独有的魅力,吸引了大量资本的选择。游戏改编为电影作品,已经成为电影市场的一种趋势。面对这样的新趋势,创作者们应更加注意创作层面上的问题,尤其是人物塑造。必须重新审视游戏改编电影时剧本创作的重要性。

一、相关概念阐述

游戏改编为电影作品,决定其成败的因素有很多,如成本、类型、导演与明星、上映时间、评分、受众、海外票房占比等。本文着重讨论这些因素中的重中之重——剧本创作中的人物塑造。

(一)人物塑造的定义

人物塑造(Way of building characters)是一种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从肖像、行为、语言、心理、和细节等方面进行人物形象的塑造。

如今无论是小说、电影或者是游戏,人物都是其内容的第一要素。查曼特曾言:“唯有事件和人物共存在,方才有故事可言。”一部优秀的电影、一款好玩的游戏,里面塑造的人物必然十分鲜活,人物的性格特点鲜明,能将观众(读者)代入其角色中。那么这种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究竟如何在游戏与电影中转化呢?

(二)游戏与电影的特性

游戏改编电影,是一种将原先具有规则竞赛性、交互娱乐性的艺术形式更改转换成另一种用数字媒体捕捉影像、声音,再加上后期合成编辑的艺术形式。两种艺术形式各有各的特色,有相似点也有不同点。游戏与电影皆属于视听的艺术,其互换属于一种跨媒介的改编。

游戏拥有交互性体验,玩家可以操纵游戏里面的角色,游戏中人物的命运、生死存亡全部都掌握在游戏玩家的手上。游戏设计者们会为游戏设计多样线路和不同的结局,但最终是什么结局还是由游戏者自己掌控。游戏者对游戏中的人物拥有抉择权,对整体命运的走向起着决定性作用。游戏者不仅是这个游戏故事的围观者,同时也是游戏角色的扮演者、游戏故事的操纵者。

电影的艺术形式是封闭起来的。虽然现在发展出很多新型电影,比如4D电影、VR电影,有的导演甚至设置了一些开放式结局,让观众自己去猜测电影结局,但电影中的人物终究不会跟观众产生强大的互动性。整体来说,观众在看电影过程中都只是观赏它、接受它的讯息,以旁观者身份去看待电影里人物的喜怒哀乐。电影因其单向沟通的方式,所以更需要注重制造使人物“动起来”的强烈的戏剧冲突。

游戏与电影有着各自的受众群体与市场,受众目标也有相当一部分是重合在一起的,游戏与电影的合作具有互补性。理论上来讲,在游戏与电影进行形式转换时,因为前一种艺术形式奠定了良好基础,后一种艺术形式应该更容易赢得欢迎、获得成功。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简单。

(三)游戏改编电影的出现

这些年来,游戏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游戏改编电影蔚然成风。游戏的受众群体大多数为青少年,游戏、动画、漫画、网络小说的发展对青少年成长产生很大影响。青少年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但游戏娱乐行为常常被长辈以学业为名进行抵制和阻挠。随着年纪的增长,这些喜欢非现实性次元娱乐形式的孩子们逐渐走向社会,开始把握文化潮流的走向,而IP改编也就开始出现在大众视线里。游戏因其自带大量粘性用户并具有庞大粉丝群体,很容易转化为电影核心观众,很快便被市场当做大热IP瓜分一空,一个个游戏改编的电影便被搬上了大银幕。

游戏因其独有的魅力,每款爆款游戏的身后都有着一大波时刻关注它们的忠实游戏玩家,其中不乏大量玩家愿意为它一掷千金而无怨无悔,资本投资者很快便发现了其深藏在内的金子。由此可见,游戏改编电影的出现,其实是资本做出的选择,一款游戏能被发掘、看中并改编成电影,必然是因为它已然拥有原生观众的基础。

二、游戏改编电影中存在的问题

法国电影理论家,让·米歇尔·佛罗东在《电影的不纯性》中曾写过:“电影与游戏的关系可以被归纳为四种形态:评述、改编、引用与结合。”[1]但只有最后一种“结合”,才是改编时真正的问题所在。随着80后、90后一代的成长,家用游戏机越来越流行,游戏改编而成的电影也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

(一)创作者忽视拍摄初衷

改编游戏类电影,一直命途多舛。目前市面上这类电影,改编游戏剧情的方式非常多样化,有完全照搬游戏原剧情的,也有将原来的剧情全部抛弃、仅仅借用IP噱头的。因为游戏改编电影往往都需要较高制作成本作为基础支撑,而好莱坞资金丰厚、数字技术手段成熟,因此大多数游戏改编电影都出自好莱坞。在很多好莱坞大佬的眼中,游戏改编电影就是一张张孕育金钱的合同,知名度越高的游戏,所需的电影宣传广告费成本就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