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艺术》
王小璐:“电影院的萧条就是中国人文主义的萧条。”
戴金华:“保卫电影就是保卫社会。”
文艺片无人问津,商业片票房下滑。疫情期间,电影再次陷入自我怀疑。
什么是电影?电影能扮演什么角色?如何让更多人看到这部电影?剧院应该去哪里?
许多已经得到验证的问题再次回到了电影创作者和电影艺术的面前。
从去年开始,电影和影院之间关于“后疫情时代”的讨论不绝于耳。这种焦虑不仅困扰着电影人,也让年轻的创作者怀疑自己是否应该坚持自己的电影梦想。
青年创作者作为行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是电影的新鲜血液和根基。打破青少年的疑惑,是电影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青少年电影展必须承担的使命。
因此,在刚刚落幕的第15届FIRST青年电影节上,除了一群新鲜躁动的年轻创作者,他们将用镜头里写实或古怪的故事解开年轻人的疑惑。 ,甚至为电影业加油,也是电影节的一大主题。
砖块论坛——“后电影”时代的电影精神,应运而生。
这个问题太大,太第一了。什么是“后电影”时代?电影死了吗?实体电影和精神之间有什么联系?
带着这份好奇,
彭小贤(pengxx01)
进入了这个论坛。
电影学者戴金华、影评人兼策展人王小璐、艺术家曹斐三位嘉宾,结合学术界、自身经验和立场,给了电影界和青年电影人一个答案。
要找到“后电影”时代的电影精神,首先要了解电影的必要性。
在影评人、策展人王小璐看来,录像艺术其实早在很久以前就诞生了,但艺术史却明确指出,电影诞生于1898年。
原因之所以有这样一个准确而有仪式感的年份,是因为在那一年,电影艺术聚集了两大元素:电影本身和类似剧场的人群。
简而言之,电影是电影存在的基本要素,电影是电影的艺术。
这个特点在疫情过后越来越明显。对每个人来说,“可以从对方身上看到的生活”变得更加重要,剧院也可以产生类似的效果。同时,不仅仅是在剧场里与人的相遇,观众在剧场里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看到不同的人,这就是电影艺术和剧场存在的意义。
王小璐曾在《电影意志与电影精神》一文中写道:“它把我们放在一个空间里,听到彼此的呼吸、笑声或鼾声,我们有一种共通感。我们获得了交流和交流。通过对电影的欣赏和批评来成长。电影的意志呈现在银幕上,这是我们共同的命运,也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电影学者戴金华也有类似的看法.在她看来,她认为电影艺术是一个公共空间,是电子商务时代、数字时代的最后一个公共空间。
但电影院除了提供物理世界之外,还创造了20世纪最奇特的社交集会和个人体验模式——大家聚在一起独自观看电影。
在剧场有限的空间里,观众聚集在一起,类似于大众体验,但体验过程和感受是独立的、私密的。这种特殊的体验,即使看电影的频道越来越多,依然具有新颖的特点。因此,电影院不仅是文化经济设施,更是精神设施。
同时从大屏幕和良好的音效来看剧院本身,电影院如果消失了,许多电影的美学和视听语言都会消失。
所以无论什么时代,只要有电影艺术,电影都是必要的。
不过,艺术家曹斐的观点略有不同。
虽然电影院在技术和空间上是不可替代的,但自从上世纪独立电影大规模曝光以来,近年来,曹斐最喜欢的电影已经从DVD和VCD转向了网盘。 ,资源网站,总是错过电影院。
所以从她的经历来看,从放映作品的角度来看,剧院的意义正在下降。
对此,在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工作的王小璐补充说,电影资料馆开始是一个电影“坟墓”,然后复活,成为另一个家影迷。 ,其实是因为当年的DVD和VCD内容搬回了大银幕。
比如《Apocalypse Now》,他在其他观影媒体上看过很多遍,但就是看不完。后来,他在大屏幕上观看了它。他不仅完好无损地看着它,而且还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感官体验。
阐明了剧院存在的意义。论坛的另一个主题是讨论电影艺术本身。
2020年2月27日,对世界电影审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法国《电影手册》,编辑部全体成员宣布辞职。在声明中,编辑部描述了辞职的由来:杂志易主后,股东成员增加了8名制片人,编辑部担心“一家参与度高、表达立场的批判性杂志”。